剛好在對岸某論壇看到這篇文章,裡面談到中國翻譯員(特別是口譯員)的養成過程,很值得大家參考。原文如下:


Avery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迄今對於口譯的評鑑或測驗研究,重心往往置於教學成效的評定。口譯的評鑑似乎僅以各階段的教學理想為目標,而未曾由市場價值的觀點來衡量口譯。事實上,口譯在專業性質上並非「展示」或「演出」,而是一種服務市場的職業。因此,有必要從市場客戶的觀點與需求,針對口譯工作做客觀的描述,並從工作描述中歸納出工作的標準、特性與市場價值,以促進口譯工作的發展。
透過市場交易上通行的符碼─「價格」─來分析口譯,就可根據工作的難易程度以及供需是否平衡等因素來評估口譯的服務價值,並進而制訂對於供需雙方都屬公平的市場規範。如此將有益於雙方在面對同一工作時,共同建立更切合目標、更簡易可行且更公正公開的管理原則。本文將從下列項目探討口譯的市場價值與價格之間的關係:

Avery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今早一邊吃早餐一邊翻《翻譯科學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的時候,剛好翻到第七章,討論到譯者扮演的到底是怎樣一個角色;我們的奈達兄(Eugene A. Nida)竟然開宗明義地說:

「For the most part the translator's lot has been one of little thanks, poor pay, and plenty of abuse.」
(翻譯,基本上是一種錢少事多,而且做得好也不會有人感謝你的行業!)


過了幾頁,在談到譯者「做翻譯的動機」時,奈達兄再度語出驚人;他說:

「But since pay for translating is notoriously poor, few persons engage in it merely for monetary reward.」
(因為翻譯是出了名的廉價工作,所以很少有人是單純為了錢來做翻譯的!)

哈哈哈,實在說到我心坎裡去啦!

Avery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我一直覺得,學英文或許有時會有點辛苦,但不應該痛苦;尤其如果能將喜歡的東西跟英文結合,不但會學得很快樂,也特別不容易忘。

因為明年有可能會去申請交換學生,需要新的英語能力證明,我打算去考雅思(IELTS);不考托福,是因為最近一次考的英語測驗就是托福,考得還可以(不過寫作爆掉了~淚),而且美式英文我還算熟悉,所以就想藉機練練自己比較弱的英式英文。


也因為這樣,為了練自己的英國腔,前陣子開始看一部英國影集,叫做「Coupling」。「Coupling」真要說劇情,其實也沒什麼劇情;大致上就是三男三女耍白痴講八卦(跟「六人行」感覺很像,可是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六人行」不好笑)。雖說內容沒什麼營養,可是我每次都笑到「跟述」(shadowing)一直中斷然後哈哈大笑。(我只要看外國節目就會一邊做跟述練習,各國語言來者不拒,就算沒學過也會硬跟著念,算是練練耳朵的敏感度囉)

雖然我會規定自己每天要自修一點什麼東西(畢竟想成為專業口筆譯原沒那麼簡單),可是常常會「不小心」就給他偷懶了。但如果是這種會令我很期待的「教材」(我現在每天固定看「Coupling」,還有「死亡筆記本」的卡通),如果趕稿太忙沒做到,還會覺得非常可惜呢!

Avery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雖然我大學唸的是外文系(基本上跟英文系差不多,只是有些語言學、文學課程的比重會稍微不一樣),可是其實大部分的課程仍然是台灣籍老師用中文(或中英並用)上課。當然,裡面也有一些老師會鼓勵我們上課多用英文。

遇到這類老師,我就會故意用英文跟他們聊天(其實他們應該也知道我是想補救我的破英文啦),上課發問也好,下課打招呼也好,去老師辦公室討論作業也好;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畢業後我幾次回去找老師聊天,也都是用英文。

Avery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