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二:「語言轉換能力欠佳:中英文都很好,不見得中英文翻譯就做得好」

這個,我認為是最關鍵、最常見,可是又最容易被人忽略的原因。譯稿會出現很明顯的翻譯腔,很多時候,恐怕是因為譯者的腦袋在翻譯的時候(或許是過度疲累,或許是經驗不足)沒辦法同時以譯入、譯出語分別做『輸入』(input)跟『輸出』(output)的工作

我不只聽一位譯界前輩提過,世界上就是有那種中英文都很棒,但是翻譯翻得亂七八糟的人,而且這種人還不少。如果你認識這種人,你會發現他們用中文表達自己 的意思沒問題,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意思也很流暢,但是如果拿東西給他們翻,你會發現他們英文翻成中文,看起來還是像英文;中文翻成英文,看起來還是像中文。

因為他們看英文聽英文的時候,是用英文的語法、英文的文化(或說「英文腦」)去理解;翻出來的時候雖然嘴裡講的、鍵盤打的是中文,可是腦袋裡的思考模式還是英文語法、英文文化。

陳定安先生在他的著作《科技英語與翻譯》的代序裡,提到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他說:「英國著名翻譯家亞瑟.威利在他的《翻譯札記》中提到,他曾主編一部從德 文譯成英文的科學論文集,譯者都是既懂專業又有寫作經驗的科學家,可是他們的譯文『毫無例外,全是不像樣子的翻譯腔』,因此,他認為,『即使是很善於運用文字表達自己思想的人,除非受過一定的翻譯訓練,否則面對外文原文時,也會完全失去正常的表達能力。』」

不相信的話,你可以做個實驗:隨便拿一篇難度中等、題材不涉及專業的中文文章來,看著文章,自己用中文把內容說明一遍(就是「重述」),然後錄下來;再找 一篇英文文章(一樣難度中等、題材不涉及專業),一樣一邊看,一邊自己用英文解釋文章的內容,然後也錄下來。接下來,再拿同樣兩篇文章來做翻譯練習(也就是所謂的「視譯」),把翻譯的結果也錄下來,然後再去聽看看。你會發現,你「重述」出來的英文,聽起來像英文,「重述」出來的中文,聽起來也很像中文(沒有翻譯腔);可是你「視譯」出來的東西,英文聽起來像中文,中文聽起來像英文(翻譯腔很明顯)。為什麼?

翻出來的中文不像中文,有可能是因為你在「輸出」的時候,腦子還沒切換過來「中文腦」的模式;用「英文腦」說中文,說出來的中文自然被英文牽著鼻子走。

為什麼一定要在「英文腦」跟「中文腦」之間切換來切換去,而不能「中文腦」跟「英文腦」同時運作呢?因為在正常、自然的情況下,人腦在「同一時間」只會以一種語言模式運作,也就是說,你要不是「輸入」(聽、讀)跟「輸出」(說、寫)的時候都是用「英文腦」,要不就是「輸入」跟「輸出」的時候都是用「中文腦」。

但是專業的譯者,必須要有能力同時用英語腦做英文的輸入、用中文腦做中文的輸出,或者是在兩種語言腦之間做非常快速、靈活的切換。也因為這種行為違反了人類自然的語言習慣,所以當然不容易;這種能力雖然可以靠訓練來提升,但假設沒有那麼一點「語言轉換」(不是「語言能力」!)的天賦,恐怕也很難靠後天努力達成。翻譯界有一種「譯者天生」的說法,我認為也跟這個現象有關。

那筆口譯又有沒有什麼不一樣呢?我個人以為,不論筆譯還是口譯,只要是翻譯,就牽涉到語言的轉換;只是因為性質不同,所以「輸入」跟「輸出」可能同步進行,也可能相隔長短不一的時間。像是口譯可能特別需要「兩個語言腦同時運作的能力」(同步口譯),或是「瞬間切換語言腦的能力」(逐步口譯)。而筆譯,比較可以「先讀過,理解了,沈澱一下,再來翻譯」,所以語言轉換的條件限制比較沒那麼嚴苛。但即使是筆譯,也會因為人的記憶力有限,而必須一邊看原文(輸入)一邊打譯文(輸出),或是常常在原文、譯稿之間跳來跳去,所以筆譯仍然需要這種「兩種語言腦同步/快速切換」的能力;頂多,只是因筆譯有時間讓你斟酌再三、雕琢字句,所以修稿的時候可以加一道只看譯文的順稿手續(也就是只用譯出語思考)。

中文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不必因為翻出來的稿子洋腔洋調,就斷定一定是因為自己的中文不好,而開始翻什麼古文觀止還是參加國語日報寫作班,因為你很可能是英文不夠好,或甚至中英文根本都沒有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very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